e> 专精特新 长三角地区推动有色产业转型升级_fun88全站官方app_fun88全站官网app入口
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fun88全站官方app
专精特新 长三角地区推动有色产业转型升级
专精特新 长三角地区推动有色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24-02-28 作者: fun88全站官方app

  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这里是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也是我国有色金属加工材的一大生产地和消费集中地。长三角地区以科学技术创新、节能降耗、产业集群为主要驱动力,正进行着新一轮有色产业的转型升级。

  前三季度,江苏、浙江、上海的铜材产量在全国省市排名中分别占据一、三、十名,产量合计占到全国的1/3。铝材方面,江苏和浙江分别排名第四、第五位,江浙沪铝材产量合计约占到全国的12%。

  由于这三个省市都不具备铜、铝矿资源优势,随着长三角能源、资源成本的上涨以及环保压力的逐渐加大,一部分低技术上的含金量、高排放、高能耗的有色金属企业关停歇业或者搬离长三角,一些亟需发展空间的长三角有色金属生产企业则出现了“东移西进”的趋势,向资源所在地聚集,而一批基础好的长三角有色生产企业则通过引进技术、研发新品、引入投资等,大力调整产品结构,逐步提升了产业的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了竞争力。

  江苏作为传统铜铝材大省、强省,近年来该省铜铝工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门类,有色矿山产品有铜精矿,铜材加工产品有光亮铜杆、高精度锡磷青铜带、白铜带、黄铜带、铜管、铜丝和铜排等,铝材加工产品有建筑及工业铝型材、热交换复合铝材、高精度铝板带和铝箔等。江苏常铝铝业、镇江鼎胜铝业等一大批板带箔材企业的汇聚令江苏铝板带箔在全国占了重要的地位。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公布的“2013中国铝箔材十强企业”名单,江苏就占据了四席。

  产业集聚、配套发展带动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江苏省依据自己的特点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建立产业园集聚效应、配套新兴起的产业等推进、带动了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如江苏沛县依托丰富的煤、电、铝资源,以煤电铝联营方式发展电解铝和新型铝材加工产业,规划建设了6.5平方公里的新型铝材产业园。目前开发区内汇集了上海大屯能源10万吨高精铝板带、华丰铝业10万吨高精度铝板带、江阴联通轻合金10万吨再生铝和8万吨铝型材、江苏沃德15万吨建筑铝材和工业铝型材等10个重大铝产业项目,重点发展包装印刷铝材、工业建筑铝材、车用铝材、电子家电铝材等四大新型铝材,全力打造铝加工500亿元级产业集群。

  又如江苏镇江“十二五”期间集中力量培育航空航天、新材料等千亿元级新兴起的产业。该市已建设的五个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载体内,已经积聚了包括江苏巍华精密合金、爱励鼎胜铝业、江苏豪然喷射成形合金等一批与航空产业发展相关的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材料制备、加工公司。镇江产业园的建设,也带动了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积聚和放大作用。

  再如江苏省宜兴市官林镇是全国最大的电线电缆制造基地,这个以电线电缆产品制造为特色的产业群,也吸引聚集了一批铜杆线生产企业,形成了亚洲一流的超细特种铜线材生产基地。

  引进先进的技术,提升竞争力。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域,江苏独特的区位、丰富的资源、优越的生态,近年来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和大型民企落户。2012年,全球领先的高端铝压延产品生产商诺贝丽斯公司落户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投资1亿美元,兴建年产12万吨汽车车身专用高端铝板。2013年,全球知名航空用板材生产商――爱励铝业落户镇江,一期工程将年产航空航天及高铁等交通运输大规格高强度铝合金板3.5万吨,填补我国大飞机用铝板生产的空白。2011年,江苏丹阳市大力神集团花费近1.3亿美元,搬来了太平洋彼岸有着70年历史的阿莱利斯(Aleris)加拿大铝厂的全部设备。依靠这些先进设备,加上获得的有关技术,“大力神”投入35亿元,在丹阳大泊建设双金属合金材料生产基地,产品将大范围的应用于航空、汽车、船舶、铁路机车制造等领域。通过引进高技术上的含金量的项目、先进的装备,有助于提升江苏有色金属产品的技术含量,同时也能为航空航天、汽车、军工等产业实现配套。

  苏南、苏北协同发展,区域布局更趋合理。由于苏南地区经济发展较早,铜铝加工公司原聚集在苏南地较多,近年来,随着苏北经济的逐渐活跃,苏北铜铝加工公司无论从数量还是产品质量都逐步提升。江苏国铝高科在洪泽县投资建立的年产15万吨高精度铝板带箔项目,产品可大范围的应用于飞机、动车、汽车、船舶及轻工业产品包装等行业。江苏佳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在南通海门市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投资35亿元建设年产量22万吨的铝型材挤压生产线,引进了美国、德国、日本、瑞士、意大利等一大批国际顶级设备,产品大范围的使用在轨道交通(高铁、地铁、磁悬浮列车)、汽车制造、集装箱制造、新能源、船舶制造、航空航天、电子散热等领域。加上依托沛县煤电资源打造的新型铝材工业园,苏北已形成一批有实力、技术领先的规模企业。在区域布局上,江苏也形成了苏南、苏北携手发展的局面,区域布局更加合理。

  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铜铝加工生产地区,尤其是铜材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之首。今年浙江铜铝材产量继续增长。1~10月,浙江省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8.74万吨,同比下降10.18%,其中:铜产量24.32万吨,同比增长15.51%;锌产量3.97万吨,增长17.93%;锡产量1585吨,增长313%;原铝产量2824吨,下降96.25%;铜材241.70万吨,增长16.95%;铝材188.11万吨,增长17.7%。

  龙头企业引领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在多年的发展中,浙江省形成了一批规模大、专业化水平高、经济实力强的铜铝加工公司,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作用开始凸显。如海亮股份成为中国知名铜管专业生产企业;兴业铜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鑫科材料、宁波金田等企业成为铜板带主要企业;浙江巨科铝业有限公司、宁波富邦精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铝材厂、浙江栋梁新材股份公司、杭州鼎胜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铝板带箔和铝型材的主要生产企业。

  在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公布的2013年度中国铜管材十强企业名单中,浙江占据了两席,分别为:海亮集团有限公司、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铜棒线十强企业名单中,浙江则占据了半壁江山,分别为: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亮集团有限公司、绍兴市力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宏磊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浙江铜加工在全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这些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也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等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优势。海亮股份建成了我国顶级规模、生产的基本工艺最先进的海水淡化用铜合金管生产基地;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在2012~2014年还投资新建一条国际领先的高精度铜板带生产线亿元的铝轮毂项目回归台州,这些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创新转型的示范作用,也带动了浙江有色金属企业的转型升级。

  “产业集群特色”加速提升产业竞争力。浙江是中国最大的铜加工生产基地,除铜箔外,几乎覆盖各大品种,其中板、带、棒、管材在全国占有明显的规模优势。铜加工业慢慢的变成了某些地区的支柱产业,形成了自己特色的产业链,如上虞的铜管加工与制冷设备制造业,永康的铜板带加工与五金制造业,余姚-慈溪铜加工与日用家电制造业密集,产业集群特色显明。

  创新为企业注入发展活力。近年来,浙江有色企业逐渐重视科学技术创新,纷纷加大科研投入,加强自主创新,在关键技术上求突破,抢占本行业技术创新的制高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宁波兴业盛泰集团公司实施产学研合作模式、聘请日本高级技术顾问模式来逐步提升公司的产品研制能力。宁波金田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并加大科学技术创新力度,加快转型提升步伐等。浙江有色企业积极提升其研发能力,以实现“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的转变。

  除技术创新外,民营经济体为主的浙江有色企业也通过管理创新,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企业转型。海亮股份、宁波富邦、宁波兴业等公司先后在内地及香港上市,慢慢的变多的浙江有色企业借力中国长期资金市场来完善企业的运作机制,并实现由家族式企业为主向现代化股份制企业的经营转变。

  上海独特的区位优势使上海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有色金属现货流通集散地。鉴于历史原因,上海有色金属产业留下了一段“中小企业多、技术差异大、产业集中度低、创新力趋弱、产品附加值不高,能耗、排放高,以至被边缘化”的发展轨迹。近年来,在政府“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方针的指引下,通过企业和行业组织的共同努力,上海有色金属行业走上了优化转型、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经过几年的转型发展,目前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已形成了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个性特色,能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生产满足市场新需求的产品。如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表面处理压延铜箔,产品可部分替代进口,可为移动通讯、汽车动力电池、LED光源、高频电子电器行业提供配套。上海海亮铜业有限公司、上海龙阳精密复合铜管有限公司等公司制作的海水淡化白铜管等产品,技术及质量居国内领头羊。又如,格朗吉斯铝业(上海)有限公司和华峰日轻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热交换材料,将为汽车工业实现配套。再如,上海杨行铜材厂生产500万~1000万千伏超高压输送的挤压铜扁线、上海合晶科及晶盟科技生产的创新思路,探索新业态、新模式。除了传统的转型升级模式外,一些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探索创新业态和模式,实现企业转型升级。2014年5月12日成立的上海铅酸蓄电池环保产业联盟,致力于在上海地区建立跨行业、跨区域的铅酸蓄电池环保产业联盟(上下游产业链),实现铅酸蓄电池生命全周期的绿色环保管理,从而解决上海存在的废旧蓄电池回收无序、污染问题,有助于构建上海节约世界资源、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有色金属贸易也遭受了挑战,在此背景下,现货电子交易买卖平台开始兴起。依托上海“贸易集散地”及上海自贸区的优势,上海几家企业也正在进行着积极有益的探索。2011年注册成立的上海有色金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已经在电子交易领域进行了三年多积极的探索,创建运行了现货超市交易、即期交易两种主要交易模式,还与江西省鹰潭、湖南郴州和江苏海安等地共建“铜现货交易市场”,以破解上述地区本土企业铜现货供应难题。此外,上海自贸区内还有几家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买卖平台正在积极筹建中。这些现货电子交易买卖平台的积极探索,都致力于构建有色金属现货“中国价格”的形成机制,使之在国际金属市场上有更高层次的“话语权”。

  尽管有色工业由于传统观念,一直被冠以“高耗能、高污染”的帽子,但在2012年公布的上海材料工业单位消费吨煤的数据中,有色行业以0.10t/万元的数据排名倒数第二,仅比倒数第一名每万元多消耗了0.03t/万元。这主要得益于上海有色金属企业节能技术改造与清洁生产工作的步伐不断加快。在成本压力及越来越严格的能耗、排放要求下,主流企业大都实施了节能技改工程和清洁生产评估,使单位产品能耗水准和污染物治理、排放水准达到标准,并成为国内先进。截至2013年,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内已有27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示范项目评估。这些技术改造,不仅使企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也体现了上海有色金属加工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更强的社会责任感。

  尽管长三角有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环境不容乐观,资源、能源、环保、成本等压力仍将不断加大,但已由“被动”转为“主动”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长三角有色金属企业的潜力与活力也不断被激发。在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及新兴起的产业发展为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的背景下,长三角有色金属行业将产生更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企业,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改造现有产品的制造方式,或研发新材料,从而使整个行业实现从“传统制造业”脱胎转变为“先进制造业”的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