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应用领域 > 通用型材系列
会场外与14名代表委员的三小时
会场外与14名代表委员的三小时

发布时间:2024-03-19 作者: 通用型材系列

  3月13日,高州进入两会时间。《南方日报·高州视窗》围绕“新质生产力”“绿美高州生态建设”“做旺城乡”三个话题,推出《两会圆桌》栏目,邀请高州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同探讨,分享见解和建议。敬请垂注。

  最近,新质生产力成为一个高频词,各行各业都在讨论。“新质生产力”也被写进了今年高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以茂名实施制造业“四大工程”为抓手,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两大主线,快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高州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怎么样才能做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互促共赢?高州两会期间,高州市人大代表和高州市政协委员围绕科学技术创新、新兴起的产业、招商引资、农业转型升级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到要充分结合地方资源禀赋,既要以新技术推动农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也要逐步培育新兴起的产业、未来产业。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从工业园区的角度,高州市政协委员、高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邓艺提出,一是招商引资要引链主,补产业链,着力招引未来产业、新兴起的产业、新业态;二是要加快废旧设备迭代更新,推进产业技术改造,提升设备技术上的含金量,推动原有产业升级。

  在高州市金山工业园区,新引进的中力恒铝型材和不锈钢冷轧板生产基地项目填补了粤西乃至广西、海南等地的行业领域空白,将有效推动高州金属制作的产品行业工艺转型、产品升级。“新型门窗、光伏、轻量化车厢、新能源汽车等对铝材的需求一直增长,紧跟科学技术创新的脚步,才能赢得市场主动权。”高州市政协委员,广东中力恒金属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帝表示,新质生产力在慢慢的提升发展,但也不是几天或者几个月就能形成的,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不间断地积累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基础。

  人才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邓艺进一步建议,把优势与产业优势相结合,根据产业需要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推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例如与东南技工学校等园区内职业技术高校展开合作,多种形式培养企业、市场所急需的技术性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

  高州市人大代表、广东维拓新材料有限公司任总经理谭教同样关注到人才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做工业涂料,过去一年业务增长了30%,完全是凭借产品创新构建的竞争优势。”谭教是化工专业出身,过去在研究院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进入企业后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去年人才成本投入增长了约30%。

  谭教建议,可以从各商会、政协委员中发掘人才成立专家库,同时以不同界别区分,成为政府在工农业发展的智囊团。“这将带来更多的商业投资、信息流通以及新技术的加快应用。”谭教说。

  有人可能觉得农业是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不沾边。高州市人大代表,广西南宁高州商会会长、广西建大金牛农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武在农业行业深耕数十年,他愈发觉得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尤为迫切。

  “传统人工种植的香蕉,与标准化种出来的香蕉,两者的差距放到具体的市场上比较,标准化种植的采购价每斤能高出1元。”吴建武说,标准化背后就是农业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在他的香蕉种植园里,从水肥一体化、无人机喷药、机器采收、分拣、保鲜等,全流程都应用科技手段。

  “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不是对立关系,关键是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农业从业者,高州市政协委员,高州市根子柏桥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社长、丰盛食品公司董事长何达为认为,还需要加强自身学习,坚持加强与各产业的联系,以开放的视角将各项新技术、新理念注入到农业经营当中,提升高州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紧密结合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要素开展工作。“高州有着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农业产业积累了较大优势,但科研条件方面远远落后于珠三角。”何达为建议,地方要逐步为科研机构和本土企业创造良好的沟通平台,推动新技术嫁接到本土产业应用。

  何达为具体提到,从荔枝产业的角度看发展新质生产力,主要可以从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人均产值、提高解放劳动力程度等方面着手。

  “深加工做冻干,以后都不怕水果卖不出去了。”吴建武提到,期待冻干技术能逐步发展,使得冻干机的成本降低,让更多农业企业用得上。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动高水平发展的“头号工程”,也是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关键一招。今年是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关键一年,高州两会期间,来自高州市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围绕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升级、县镇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交通、城乡均衡化发展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城乡区域相互促进、相互成就,把城乡做旺。

  产业融合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加快城乡产业融合,构建相得益彰的城乡产业体系,有效激活城乡资本、人才、技术要素双向流动,是把城乡做旺的重要产业支撑。

  近年来,借着产业转移的东风,高州工业发展迅速,很多大的制造业企业落户、投产,工业园区产业聚集愈发紧密。如何谋划园区及周边配套设施,成为高州市人大代表、东莞市汉光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尚峰关注的话题。

  “我们的工厂一般都设在距离城区较远的工业园,原本的一片荒郊,因为一家家企业的落户,吸引了大批人前来就业,慢慢形成了一个生活圈。”陈尚峰认为,企业在做旺城乡这一块也能有所作为的。他建议政府、企业和社会要一起提前应对未来会有更多的外来人才到高州就业安居的情况,逐步完善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把工作的环境建设好,针对外来人才制定相应政策,如人才孩子的学位分配,在薪酬待遇、探亲假期、住宿上的优待,都要考虑进去,以积极态度留住优质人才资源。

  教育环境、医疗条件等基础设施配套的完善,是人选择留下来的重要条件。甚至,城与乡在教育、医疗上的差异,也会成为内部人员流动的因素。

  把城乡做旺,还涉及城乡发展均衡化的问题。高州市人大代表、高州市高文小学校长车慧清长期深耕高州教育一线,她看到目前一个现象,教育领域高层次人才集中在城区,乡村教育的师资跟不上,进而导致教育发展跟不上家长的预期,“长期以往不仅是乡村教师自身发展停滞,也会影响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

  车慧清依托自身开设的名师工作室资源,近年来在探索送培送教、送讲座下乡,帮助乡村教师成长。“要提高乡村师资培养的重视度,用待遇吸引人,营造能者上的氛围。”车慧清建议,通过“教育集团”的科学运作,促进城乡学校优质均衡发展,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今年高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将道路、公园、市场等配套设施建在前,建好小区、办好学校、做强医院、做旺商业,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完善学校、医院、市场等配套设施,健全党群服务中心和政务服务终端体系,提升镇级服务效能。

  今年,高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快高州荔枝优势产业集聚区、根子柏桥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包茂高速荔枝主题公园等文旅重点项目建设,串联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民宿等。高州市人大代表、茂名市国旅高州分公司总经理陈柳蝉认为,去年吴川国际机场实现乌鲁木齐航空对飞对茂名有历史意义,引客入茂的交通条件成熟。另外,乌鲁木齐航空开通16个城市通航点,中东西部城市均有分布。去年11月开通航线以来,已经引客约十万人。

  陈柳蝉提到,目前围绕柏桥讲堂、荔枝博览馆精品旅游经典,已经串联起城乡旅游资源,以荔枝为媒每年举办赏花、采蜜、采摘荔枝等活动,在珠三角有了稳定游客源。

  陈柳蝉建议,作为旅游度假的一个载体,高州餐饮、民宿的档次还能逐步提升,为游客提供更舒适的体验。

  “乡村发展的脚步真的很快,很多人都没看到现在乡村的美。”茂名市政协委员,茂名露欢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春梅曾在香港工作了10年,2019年回到高州后做起了深加工,在沙田镇有1500亩种植基地,厂房建设达7500平方米。

  今年3月5日,有茂名地区“年例之王”之称的沙田忠平社年例广邀游客共同参与年例盛事。袁春梅利用厂房优势,与国旅合作办起“茂名年例”文化体验千人宴,吸引了众多大湾区游客。现场还设置了农产品展销区,当天销售额近三万元。

  “要是单纯吃个饭意义不大,游客如果过来三日两夜,也会去高州其他景区游玩,就能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袁春梅早在去年就创新结合当地年例文化,以旅游带动农产品销售。

  两年的尝试,让袁春梅看到了乡村文旅的活力。她提到,高州每个镇村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要有耐心去挖掘,借助文旅的形式带动地方农产品销售。

  陈尚峰建议,乡村也可以很时尚,要多注入一些年轻的元素,注重游客体验感,吸引年轻群体。

  今年开年以来,全省各地掀起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高潮,义务植树活动一场接一场。关于绿美生态建设,高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深入实施绿美生态建设“六大行动”,构建“一核二屏五带多点”生态格局。全域创建森林县城、森林城镇、森林乡村、森林人家,力争今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从“绿化”到“绿美”这一步高州该如何迈?建设绿美高州关键着力点在哪?两会开幕前,代表委员首先做了同一件事——植树。两会期间,高州市人大代表和高州市政协委员围绕如何绘好绿美“一张图”开深入讨论,认为应当紧紧依靠群众,慢慢地加强群众在绿美生态建设中的参与度和幸福感。

  绿美“一张图”是规划图,种什么树、在哪里种、种多少都变得讲究。绿美“一张图”还是施工图,解决何时种、谁来种的问题。高州市人大代表、马贵镇周坑村党支部书记邹小梅认为,如今的植树已经是注重本质、全域规划、全民参与的美化工程。

  “我们村的绿美‘一张图’不仅是种树美化,还是对乡村的人居环境改造、生态修复、道路硬底化、广场公园建设、亮化工程、污水处理、水质净化等等的综合规划。”邹小梅建议,规划绿美“一张图”时,应当将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通盘考虑。

  植树造林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受惠的是群众,依靠的也是群众。高州市政协委员、沙田镇卢屋村党总支书记卢缪创认为,要落实好绿美“一张图”更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

  “种下去以后,还应该要考虑管护的问题。种群众喜欢的树,他才会愿意去管。当然,这是以尊重村情为前提,以最广大村民的根本意愿为主。”卢谋创说。

  谈到树苗有关问题,高州市政协委员、林业局副局长赖焕周认为,应当着力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技术问题,二是资金问题,三是力量问题。

  “今年,各地大规模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规模空前,这对于后期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压力。”赖焕周进一步建议,应当坚持“谁种谁管”原则,推广“委托属地管理”模式,“种树单位或个人可委托属地管理,一方出钱一方出力,林业部门做好技术保障,方能种一片、成一片、美一片。”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强调“美”,不仅是眼之所见的环境之美,更是切切实实的富民兴民,生活和美。高州市政协委员、谢鸡镇商会会长袁强认为,绿美的“美”不应该是视觉上的美,也应该是能延伸美丽经济的美。

  “要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让绿美生态建设切切实实地改变农村的生活。”袁强谋划在家乡打造一个“绿美”为主题的文旅项目,该项目即将纳入当地绿美“一张图”,他希望能够通过该项目让村民的日子火起来。

  高州市人大代表、高州市泗水镇凤塘村党支部书记崔锡仁建议,在农村地区应当重点发展油茶、南药等特色种植业,让特色林业经济成为村民致富的又一途径。

  “县一级更注重优化布局,镇一级更应注重彰显特色,而乡村绿化就要重在惠民富民、留住乡愁。”赖焕周说,留住乡愁强调的是不要跟风盲目种,要根据当地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来种,美出乡愁。惠民富民,则是绿美生态建设推向纵深的群众基础。“赖焕周建议,尤其是山区镇村,在谋划”一张图时应当避免跟风随大流、一味地追求景观树种,应当因地制宜优先推广具有经济效益的树种,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方能增强人民群众绿美生态建设的获得感、幸福感。